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預言機的演化史 ( 一 ):從數據橋到智能信任層

撰文:0xhhh

一、引言:信任的盲點

區塊鏈是一場關於信任的革命,但它的信任是封閉的。

它相信數學,卻不相信世界。

早期的區塊鏈像一個邏輯主義者:它堅信推理,卻拒絕感知。

比特幣信任哈希,不信任人;以太坊信任代碼,不信任輸入。

於是,當一個合約想問出「ETH 的價格是多少?」時,它陷入了沉默。

這不是技術缺陷,而是哲學的邊界。

區塊鏈的確定性來自於與外部世界的切割。

信任的源頭,是孤立。

但沒有連接,就沒有意義。

人類構建信任體系的歷史,就是不斷讓「系統」重新看見「現實」的過程。

預言機(Oracle),便是這道裂縫裏伸出的第一只手。

它既是連接,也是污染;

既是突破,也是危機的起點。

二、第一階段:洞穴的裂縫(2015–2018)

背景:封閉智能的孤島

2015 年,以太坊把「代碼即法律」帶入世界。

但法律需要證據,而區塊鏈上沒有「外部事實」。

一個「基於天氣賠付」的合約,無法知道今天是否下雨;

一個「跟蹤股價」的合成資產,無法看到 Nasdaq。

智能合約成了柏拉圖洞穴中的囚徒,只能凝視鏈上影子。

區塊鏈的純淨,也成了它的桎梏。

問題:如何「看見」而不被污染

如何讓區塊鏈看到外部世界,卻不被它污染?

信任外部數據意味着引入主觀性、中心化,而區塊鏈的存在目的正是要消除這兩者。

於是,「可信輸入」成了去中心化信任體系的第一道悖論。

技術演進

Oraclize(Provable):通過 TLSNotary 證明數據確實來自特定源頭。

Town Crier(Cornell):利用 Intel SGX 可信執行環境進行安全數據讀取。

Chainlink(2017):提出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節點抵押 LINK、聚合數據、形成加權共識。

信任的第一次呼吸

區塊鏈讓信任邏輯化;預言機讓信任具象化。

機器第一次學會「相信」,而人類開始用算法定義真理。

三、第二階段:真相的市場(2019–2021)

背景:DeFi 的信任飢荒

DeFi 的爆發讓喂價成爲系統生命線。

清算、衍生品、穩定幣、合成資產,都依賴外部價格。

但價格操縱一次,就可能掀起連鎖反應。

真相,變成可套利的資源。

技術演進

Tellor(TRB):以抵押與質疑機制讓真相在博弈中產生。

UMA(Optimistic Oracle):默認信任,直到被質疑。

Kleros(PNK):去中心化陪審團裁決事實爭議。

Band Protocol / DIA:引入 API 層折中方案,平衡速度與可信度。

信任的博弈時代

Tellor 讓真相成爲博弈均衡,

UMA 讓真相成爲默認狀態,

Kleros 讓真相成爲社會契約。

信任不再是名單,而是博弈的結果。

真相第一次被「市場化」。

四、第三階段:時間的戰爭(2021–2023)

背景:真相的時延危機

在高頻交易和清算的時代,延遲就是風險。

當真相比謊言慢,系統將懲罰真相。

技術演進

Pyth Network(PYTH):由交易所直接籤名報價,源頭即節點。

RedStone(RED):按需拉取喂價,執行即驗證。

API3:第一方預言機,數據源自己籤名自己發布。

Band Protocol:在 Cosmos 上實現跨鏈數據層。

當時間成爲真理的形狀

信任從「正確」轉向「及時」。

預言機成爲「時間的仲裁者」。

延遲,成爲新的信任維度。

🔹 信任開始有價格:OEV 的覺醒(2023–2024)

OEV(Oracle Extractable Value)

—— 真相與時間之間的套利差。

價格更新的瞬間不僅是信息事件,更是價值事件。

真相的傳播順序開始決定財富的分配。

問題不再是「真不真」,而是「誰因真相得利」。

技術與機制演化

Chainlink OEV Network(2024):創建 OEV 拍賣市場,讓優先更新權可競價。

Pyth / SEDA:通過時間戳籤名與隨機委員會抑制內部套利。

RedStone Pull 模式:天然消除時間差,不留套利窗口。

真相開始計價

OEV 讓信任有了經濟重量。

過去我們討論「誰在說真話」,

現在要討論「誰因真話獲利」。

信任從事實驗證擴展到價值治理。

五、第四階段:智能與隱私的碰撞(2023–2025)

背景:AI 進入信任體系

AI 模型能判斷市場、分析新聞,但它的「真僞」不可驗證。

當機器開始判斷真相,我們該如何判斷機器?

技術演進

Oraichain(ORAI):可驗證 AI 推理(Proof of Execution)。

Phala / iExec:用 TEE 可信硬件生成遠程證明。

SEDA / Supra / Entangle:融合 AI 驗證與跨鏈同步。

理智的驗證

當我們要求機器證明自己的理智,

Oracle 從「驗證世界」變成「驗證智能」。

信任擴展到判斷層。

六、第五階段:Agent 時代的信任重建(2025 →)

背景:AI Agent 崛起

AI Agents 已具備經濟行爲能力。

它們籤合約、談合作、執行交易。

但算法沒有道德,只有輸入。

當智能體互相交易,誰保證它們看到的是同一個世界?

技術演進

Sora Oracle(SORA):AI Oracle + 支付協議 + 預測市場,形成認知自校體系。

Flux / OptionRoom:嵌入預測市場進行事實驗證。

Orochi Network:構建機器身分體系,使判斷可溯源。

信任的再造

當智能體成爲社會主體,

人類從「信任承擔者」變成「信任設計者」。

機器之間的信任,不是情感,而是協議。

Oracle 從數據接口,蛻變爲文明結構。

七、尾聲:從數據橋到智能信任層

十年演化,Oracle 的每次升級

都源自一次信任危機,也開拓了新的邊界。

區塊鏈讓信任可計算;Oracle 讓現實可計算;AI Oracle,讓智能可計算。

Oracle 不再只是橋梁,

而是智能文明的信任層。

寫在最後

如果區塊鏈是文明的記憶層,Oracle 就是文明的感官層。

我們正在教機器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如何誠實地感知。

當智能社會真正到來,Oracle 將不只是傳遞數據,而是傳遞真理的形式。

BTC-0.26%
ETH0.16%
LINK1.2%
TRB4.2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