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宣布“开放网络”计划:寻求以太坊L2 Linea合作,应对稳定币冲击与Ripple竞争

全球银行间金融信息传输网络 SWIFT 正在积极探索即时跨境支付和“无隐藏费用”的现代化方案,以应对稳定币带来的激烈竞争。据报道,SWIFT 正通过与 ConsenSys 构建的以太坊 L2 网络 Linea 接洽,试验将其核心消息系统迁移至链上,以实现更快、更廉价的清算。SWIFT 的目标是解决其网络中 80% 的延迟都发生在“最后一英里”的问题。此举标志着传统金融巨头对区块链技术的重大适应,但同时也使长期以 SWIFT 颠覆者自居的 Ripple (XRP) 面临新的竞争挑战。

SWIFT 的现代化目标:即时支付与“最后一英里”

SWIFT 负责全球 11,000 多家合作银行的金融消息传输,但其系统因合规性和“最后一英里”问题而变得复杂且效率低下,导致零售汇款在某些通道可能耗时数天且成本高昂。

· 计划内容: SWIFT 正在试行一个全新的“开放网络”,目标是实现快速、即时的跨境支付,并承诺“无隐藏费用”,如果可能,还将实现即时国内清算。

· 解决痛点: SWIFT 发现其网络中约 80% 的延误都发生在“最后一英里”。首席商务官 Thierry Chilosi 表示,这一举措将“提升客户体验”,并重申 SWIFT 致力于成为一个“开放网络”。

· 行业压力: 这一转型是在稳定币已成为跨境结算首选的背景下展开的,许多支付聚合商报告了通过稳定币实现的大规模增长。包括 MoneyGram 在内的老牌支付公司也已加入支持稳定币的行列,迫使 SWIFT 密切关注这一转变。

区块链方案:探索以太坊 L2 Linea

为了实现即时、低成本的跨境支付目标,SWIFT 正在探索区块链解决方案,特别是将其消息系统迁移至链上。

· 潜在合作: 根据媒体 The Big Whale 的报道,SWIFT 正在探索将其消息系统迁移到 Linea (LINEA)上,这是一个由 Consensys 构建的以太坊 (ETH) Layer 2 (L2) 网络,以寻求更快的链上消息传输。

· 技术转型: 参与该项目的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该项目将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实现,但它预示着国际银行间支付行业将迎来重要的技术转型。” SWIFT 正在寻求利用 L2 网络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来解决其系统的核心延迟问题。

· 对 ETH 的潜在影响: 如果该网络(很可能是通过 Linea 探索)被采用,这将间接利好 以太坊 生态系统,因为 Linea 依赖于 ETH 主网的安全。

SWIFT 与 Ripple 的竞争格局

SWIFT 的积极转型,给其长期的颠覆者 Ripple (XRP) 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 Ripple 的优势与野心: Ripple CEO Brad Garlinghouse 最近表示,他们有能力在 2030 年前处理 SWIFT 14% 的交易量。XRP Ledger 的平均处理速度为 1,500 TPS(每秒事务处理量),是 SWIFT 目前平均每天处理 4,000 多万条消息(约 450 TPS)的三倍多,且能够进行链上支付。

· SWIFT 的核心优势: 然而,SWIFT 拥有无可匹敌的网络效应,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的 11,000 多家合作银行。Ripple 尚未达到如此的全球覆盖范围。

· 竞争升级: SWIFT 通过与 Linea 的合作探索,表明它愿意采用其竞争对手所依赖的区块链技术来弥补自身的速度和成本劣势。这使得 SWIFT 与 Ripple 的竞争从传统的中心化系统 vs 区块链颠覆者,演变为传统巨头采用区块链 vs 原生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对决。

结语

SWIFT 探索将消息系统迁移至以太坊 L2 Linea 的举措,是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在稳定币和区块链冲击下进行的一次深刻自我革新。通过解决“最后一英里”的效率问题,SWIFT 有望将其庞大的网络效应与 L2 的速度和成本优势结合起来。这无疑会使 Ripple 等专注于跨境支付的区块链项目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未来跨境支付的主导者,将取决于谁能最有效地结合全球覆盖范围、监管合规性和尖端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最可靠、最便捷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新闻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应谨慎决策。

ETH-0.3%
LINEA-4.37%
XRP-0.2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