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时代:全球高通胀常态化与央行独立性丧失,或成加密货币的“天赐之礼”

宏观经济正步入一个由高通胀常态化和央行独立性减弱主导的新时代。作者将宏观经济学家对本轮通胀的反应分为“否认”(Team Transitory)、“愤怒”(归咎普京)、“讨价还价”(缓慢降温)三个阶段,并预言将最终进入“接受”阶段,永久告别 2% 的通胀目标。他预测欧元区、美国和英国的稳定通胀率将分别定格在 3%、3.5% 和 4%。在各国政府为资助巨额债务而诉诸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比特币等“原生”加密货币作为去中心化避险资产的价值将持续凸显。同时,文章对以稳定币为代表的衍生性加密资产的长期稳定性提出质疑,认为其可能只是披着新技术外衣的信贷泡沫。

宏观经济学的五阶段“哀悼”:2% 目标的永久性失守

本轮始于 2021 年底的全球通胀证明了其顽固性,源于疫情对生产力的永久性破坏、政府债务激增以及央行的货币化和反应迟缓。

宏观学家的五阶段论

作者犀利地将宏观经济学家处理通胀冲击的过程比作“悲伤的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否认 (Denial) — “暂时论”(Team Transitory)盛行。

2、第二阶段:愤怒 (Anger) — 将通胀归咎于地缘政治因素,如弗拉基米尔·普京。

3、第三阶段:讨价还价 (Bargaining) — 试图在不引发衰退的前提下缓慢降温通胀。

4、第四阶段:抑郁 (Depression) — 暂未进入。

5、第五阶段:接受 (Acceptance) — 永久性放弃 2% 的通胀目标。

“光学幻觉”:当前低通胀率的假象

尽管目前欧洲央行(ECB)似乎已达到 2% 目标,但这被认为是“光学幻觉”。由于欧元贬值 15%、能源价格大幅下跌(石油跌 10%、天然气跌 20%、电力跌 30%-40%),一旦能源和汇率稳定,整体通胀率将再次回升。作者估算,各国稳定的“稳态通胀率”将是:欧元区 3%、美国 3.5%、英国 4%。

央行独立性受挫:全球通胀目标“去锚定”

在高通胀的新世界里,理论上本应独立行事的中央银行,正在发现其独立性远比想象中脆弱。

政治对货币政策的渗透

1、政治干预: 即使是美联储(Fed)这般独立的央行,也无法抵抗一个充满敌意的行政当局。

2、自我审查: 英格兰银行(BoE)虽然没有受到政府的正式压力,但其行为却像是受到了压力。这种“自我审查比直接审查更糟糕”。

3、美国主导的连锁反应: 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是最大的约束。如果美国脱离 2% 的通胀锚点,全球其他国家也将随之“去锚定”。

市场信誉的丧失

全球 3%-4% 的通胀率并非仅仅是 1-2 个百分点的增加,而是比原目标高出 50% 到一倍。更重要的是:

1、债券市场受损: 如果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债券持有人最终将要求更高的长期债务利率。

2、信誉崩塌: 如果央行没有捍卫 2% 目标的勇气,市场将推断它们也没有捍卫 3% 或任何目标的勇气。央行的信誉是基于过去的行动。如果 3% 是新的 2%,那么什么能阻止 5% 成为新的 3%?

宏观经济学家在他们的模型中,通胀预期总是被锚定的,这与现实世界永久性超过目标的事实相冲突。

新金融环境与加密货币的机遇

在 3%-4% 甚至更高的全球通胀环境下,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剧烈动荡,这为原生加密资产带来了巨大的结构性机遇。

高利率环境的灾难性影响

1、长期利率攀升: 尽管高通胀理论上可以通过债务贬值来帮助过度负债的政府,但债券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对于像法国这样高负债的国家,这将是绝对的灾难。

2、利率预测: 在美国,利率底线可能上升到 4%-4.5%,长期利率可能升至 6% 或 7%。欧洲的区间可能在 3%-5%。

3、原生加密资产受益: 这种高利率和高通胀环境将有利于“原生”加密货币(Vanilla Crypto),因为它们是设计来应对政府容忍更高通胀和债务的世界的。

稳定币:披着新技术外衣的信贷泡沫?

作者对以美元稳定币为代表的衍生性加密资产(Derivatives Crypto)表示担忧:

1、稳定性错觉: 稳定币相对于其基础资产——美元和美国国债是稳定的,但如果基础资产本身不稳定呢?

2、财政主导风险: 唐纳德·特朗普的“一笔巨额美丽法案”将是历史上最大的债务计划,可能使美国陷入“财政主导”状态,即财政政策凌驾于货币政策,导致央行无法遏制的通胀。

3、潜在信贷泡沫: 美元稳定币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新的衍生性储备货币资产来扩大美元和美债的影响力。从技术层面看,这可能使美国更容易扩大债务,但它“只是另一个披着新技术外衣的信贷泡沫”,类似于金融危机前的抵押债务凭证(CDO)。

地缘政治转向与央行配置比特币的可能性

在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碎片化的背景下,各国央行被迫开始寻求风险分散,这为比特币进入官方储备资产体系打开了大门。

去美元化浪潮

1、替代金融基础设施: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正通过创建如 Brics Pay 等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大量分散对美元世界的依赖。

2、欧洲困境: 欧洲政治上的弱势(如缺乏资金支持乌克兰)表明,尽管美国金融政策不负责任,欧洲却因有毒的政治和缺乏经济活力而难以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

比特币作为央行储备资产的萌芽

1、黄金的优势: 黄金作为几乎所有央行的官方储备资产,已相对受益更多。

2、央行的风险分散: 尽管目前没有央行将加密货币作为储备资产,但捷克央行行长 Ales Michl 今年早些时候提出分析“比特币测试组合”可能性的提案。

3、比特币的逻辑: 当美国贬值其货币,并试图通过稳定币利用其收入时,其他国家投资于如 比特币 等加密货币是合理的。央行关注的不是盈利,而是分散风险,加密货币恰好能提供帮助。

结语

宏观经济学家正无奈地进入“接受”阶段,全球告别 2% 通胀目标的趋势已难以逆转。这是一个政府通过通胀为巨额债务融资的世界,也是原生加密货币应运而生的世界。在各国央行发现其独立性受挫、美元霸权面临地缘政治挑战的背景下,比特币作为非主权、稀缺的数字资产,其价值将持续获得结构性支撑。这一“货币贬值”主题,对加密行业而言,是“一份持续不断的礼物”。

您认为在全球利率长期高企的背景下,政府和央行最终会如何权衡高通胀带来的“债务贬值”好处与“信誉崩塌”风险?

BTC0.4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