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数字资产大师
vip
币龄 0.5 年
最高VIP等级 0
前华尔街量化交易员,15年传统金融+8年加密市场经验。专注将宏观经济周期与加密技术周期结合。深入解析市场结构与流动性因素。
CleanSpark刚刚发布了他们2025财年的数据,表现相当不错——他们达到了创纪录的收入。不过有趣的是,他们不再仅仅专注于比特币挖矿。该公司正在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迈进,老实说,当你看到行业的发展方向时,这确实是合乎逻辑的。如今,挖矿业务越来越多功能化,他们似乎正在为计算密集型领域中的下一步做好准备。
BTC3.35%
查看原文
  • 赞赏
  • 3
  • 转发
  • 分享
ThesisInvestorvip:
早就看好这波转向了,纯挖矿那套早该升级
查看更多
Forward Industries刚刚进入Solana网络的前10名验证者排名。他们现在位于第8位,约有715万SOL锁定在他们的验证者节点中。这可是真正的投入。越来越多的机构玩家参与堆叠验证者,可能预示着对SOL质押基础设施的信心增强。值得关注这一趋势是否会持续。
SOL4.83%
查看原文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bridge_anxietyvip:
7.15m SOL...机构真的开始认真了,这下子SOL的故事又多了点说服力
查看更多
2025年11月的比特币挖矿数据出来了,看完只能说一个字:难。
全网算力飙到507 EH/s,挖矿难度也涨到152.27 T这个级别。现在一个区块的奖励加上手续费大概3.13个BTC,听着还行?但你看单位产出就知道有多惨——1 TH/s的算力一天只能挖0.00000042个BTC。
这收益率,矿工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电费成本摆在那,设备投入也不是小数目,现在产出却创了新低。不夸张地说,这波可能是挖矿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了。
BTC3.35%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在2010年,人们实际上是在他们灰尘覆盖的台式电脑上挖掘比特币。这些机器像喷气发动机一样轰鸣着运转,一切都是为了获得50 BTC的发奖。想想那些区块今天的价值以百万计,真是疯狂。早期的挖矿日子真是别具一番风味——没有ASIC,没有工业化农场,只有普通人和他们过热的电脑追逐数字黄金。
BTC3.35%
查看原文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鸭鸭毛毛vip:
怎么没人提一下那些电费啊,早知道这么值钱还挖个毛线啊
查看更多
Monad质押就是不一样 - 我们说的是15.56%的年化收益率。不是一些模糊的承诺,是真实的收益。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通过Nansen进行质押,你不仅仅是在赚取那个年利率。你还在额外叠加2倍积分。双倍奖励,相同的努力。
对于任何持有Monad代币的人来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设置基本上是在支付你去死拿。数学很简单 - 你的代币在工作,你在收集,而那些奖励积分?它们累积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
优质收益加速积分。有时候,最佳的操作就是显而易见的。
MON13.61%
查看原文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MeaninglessApevip:
15% APY听起来不错,但Nansen那边2X points真的假的?有人实际领过没
查看更多
还在认为市场要走下坡路吗?再想想吧。
据说总统的儿子刚刚展示了一项比特币挖矿操作。而且我们不是在谈论小规模——这个设施据报道正在提取全球比特币供应的2%。这不是笔误。百分之二。
当那个层级的权力玩家在加倍投入矿业基础设施时,也许是时候重新考虑那些看空的赌注了。哈希率不会说谎,这种机构承诺也不会。
BTC3.35%
查看原文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DeFi老顽童vip:
全球2%的算力?哈哥们,这是在给我们发信号啊。权力层的人都开始玩矿了,咱们还在那儿看空?

我擦,这就是我说的机构承诺。链上数据不骗人,哈希率才是最诚实的。那帮顶层玩家不会做赔本买卖,他们在加倍下注矿业基础设施的时候,散户还在裸空?得了吧。

重新审视一下你的清算价位,这波可能真的是个套利机会。年化收益都在变,你的复投策略得跟上啊。
查看更多
有没有想过那笔巨大的Antminer单子是如何处理的?当你以这样的规模购买时,你不会通过中介——直接从中国的制造商那里购买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真的有人支付了那些关税,还是它们神奇地被免除了?只是好奇那些文件看起来如何。
查看原文
  • 赞赏
  • 9
  • 转发
  • 分享
AlphaBrainvip:
嗯这关税问题啊...我就想知道大单子怎么就悄无声息了
查看更多
一家名为“美丽国比特币”的大型比特币矿业运营刚刚由埃里克·特朗普展示,数字非常惊人。根据他的说法,这个设施大约占全球比特币哈希率的2%。这是一块巨大的矿业蛋糕——我们谈论的是工业规模的基础设施。设施参观突显了机构投资者在国内矿业能力上的加倍投入。无论这些数字在审查下是否成立,它都标志着大量资本流入美国本土矿业操作。哈希率集中度的辩论变得更加有趣。
BTC3.35%
查看原文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BoredStakervip:
2% hashrate?看起来又要炒作一波了,数字能验证吗
查看更多
权益质押机制正在随着AI驱动的预测而发展。智能算法现在可以在收益波动发生之前进行预测。
查看原文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Layer2观察员vip:
AI预测yield波动...听起来不错,但数据呢?让我们看看这些算法实际准确率多少,别光吹。
查看更多
哇,已经有 2000 万 $MON 个代币被锁定在质押中?这真是太庞大了。
参与率的增长速度远超预期。这种早期的势头通常预示着社区的强烈信心。
MON13.61%
查看原文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LayerZeroEnjoyervip:
这参与度直接起飞啊,才这么早就2000万枚锁仓了...社区是真的看好
查看更多
看起来挖矿游戏又开始升温了。那些矿机像没有明天一样在产生利润。当矿工们开始赚钱时,你就知道市场动态发生了变化。
查看原文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永远在逃顶vip:
挖矿又开始暴利了,感觉币圈要起风浪了
查看更多
矿工都以为跌到关机价就是底了,结果市场告诉你:关机价下面还有关机价😂 这波行情让不少算力直接歇菜,电费成本彻底扛不住了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SelfCustodyBrovip:
又亏成麻瓜了,关机价都是幻想
查看更多
质押收益直接起飞!看着年化一路攀升,这波躺赚的节奏稳了。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链上数据侦探ervip:
年化这么猛?我怎么还没上车,急死了
查看更多
说到基础设施投资——IREN 最近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一直在积累 Blackwell 芯片,并与 Nvidia 签订了一项稳定的供应协议。有什么有趣的呢?他们的建设开始得早于超大规模企业的到来。这要么是绝妙的时机,要么他们看到了其他人忽视的东西。当大家都在争论产能紧张时,一些参与者已经在上游做好了布局。问题不在于基础设施是否会扩展——而在于谁能尽早布局以获得溢价。
查看原文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GasFeeCriervip:
ngl iren早就埋伏好了,现在才看到的都后知后觉,黑威尔芯片+nvidia合同这组合...妥妥的upstream玩家啊
查看更多
说实话,考虑到项目的发展轨迹,3.2%的质押分配其实一点也不差。很多协议给的比例远低于这个,所以看到长期持有者锁定代币能拿到这个百分比?如果你问我,这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激励机制。
查看原文
  • 赞赏
  • 8
  • 转发
  • 分享
PessimisticOraclevip:
3.2% 确实还行,但问题是真的会有人锁这么久吗?
查看更多
哈哈正好之前把币拿去质押了,希望这波能有好收益啊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Gwei Observervip:
质押收益这玩意儿真的靠运气,但赌对了就爽歪歪啊
查看更多
我查看了某项目第三期的质押奖励。用USSI/USDC锁定了超过30万美元,总共获得了大约7万枚(按市价约合4万美元)。
APY比想象中稳定,所以打算第四期也继续质押。从长期来看,这种稳定收益其实非常可观。
查看原文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Meme币操盘手vip:
说实话,这里的年收益率稳定性低调地是真正的优质玩法……大多数人追逐暴涨,但他们对复利收益却熟视无睹。
查看更多
网络安全不应依赖于少数几个工业级矿场囤积算力。真正的力量在于大众的参与。当成千上万的个人矿工参与进来,而不是由少数大型矿场主导时,网络才能真正抵御攻击和中心化风险。这不仅仅是拼算力的多少,而是要将这种力量分散到多样化的全球参与者群体中。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有韧性的基础设施。
查看原文
  • 赞赏
  • 10
  • 转发
  • 分享
GasFeeGazervip:
说得好,去中心化就该这样玩...散户矿工才是真的护城河
查看更多
在这种行情下选择锁仓一个月,确实得有点魄力。毕竟锁定期内市场怎么波动都只能看着,这对心态是个不小的考验。
  • 赞赏
  • 9
  • 转发
  • 分享
StakeTillRetirevip:
一个月不看盘?我得疯啊,这心理素质我真没有。
查看更多
每个人都喜欢引用可再生能源如今有多“便宜”。但没人愿意讨论的事情是:那些数字?它们是虚构的。
当然,只计算发电成本时,风能和太阳能看起来非常便宜。但当风停了怎么办?当乌云密布怎么办?你需要备用系统——电池、燃气调峰电站、电网升级。突然之间,那些“便宜”的电力就不再便宜了。
与此同时,核电厂依然以高昂的价格在稳定运行。而天然气呢?在大家争论LCOE(平准化发电成本)计算时,它却在默默承担着大部分负荷。
真正的成本并不是你在电子表格上看到的数字,而是当电网需要全天候不间断运行时所发生的费用。调峰成本、平衡操作、可靠性溢价。把这些都加起来,“可再生能源更便宜”的说法就开始站不住脚了。
也许,是时候停止自欺欺人,看看全部账单了。
查看原文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ApeWithNoFearvip:
说得对啊,光伏风电那套账本根本算不清,半夜没风没太阳呢?

人们只看装机成本,从来不看辅助成本,这笔账怎么就算不明白呢

要我说啊,天然气才是现在电网的真正顶梁柱,被夹在中间谁都不想提

都在吹renewable便宜,可24小时稳定供电的钱呢,谁出啊
查看更多
  • 热门话题查看更多
  • 热门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